石桥铺殡仪诚心为您服务!
logo
服务专线: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戒杀放生,慈悲为怀

文章更新时间: 2023-04-07

戒杀放生是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基本理念,也是佛教慈善事业的核心内容。为了杜绝世间各种杀戮,消除三世因果之宿业,从根本上解决众生轮回之苦,所以佛教主张戒杀放生。因为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德日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是故大师慈悲为怀,以佛教众生平等观为基础,要求修道者不仅要善待同类,亦应顾念天下苍生万物,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在实践中,为了践行佛家这一根本要求,大师也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7]9zs的胸怀,大力倡行戒杀放生。自1919年后,大师遂在重庆、南京等地致力于推行念佛法门,与各地居士一道成立莲社、创建放生念佛道场、设立佛教净业社、推广佛教慈善事业,使净土宗风蟠扬苏、浙、沪一带,阪依者日益增多,海内外在家弟子十余万人。

重庆殡葬,重庆殡仪馆,重庆丧事,重庆嘉定殡仪馆,

1922年,大师作《与魏梅荪居士书》,亲自谋划并手订寺规,指导魏梅荪、王幼农诸居士创建南京法云寺放生念佛道场。1923年8月,魏梅荪居士于南京法云寺放生念佛道场创建慈幼院、放生池,约请大师与高鹤年居士同往参观。是时,南京士庶名流饭依者众,大师方便说法,由此放大光明,相助而成,功德不可思议。1928年8月,大师往南京访友,因故与魏梅荪居士相见。魏居士自述其信佛、念佛却不能吃素,大师遂教其熟诵文钞中《南寻极乐寺修放生池疏》数十遍。未过两个月,魏居士绝不再食肉。

不仅如此,大师还先后撰写《与泉州大同放生会书》《劝诫杀放生文序》《金陵三汉河法云寺放生池疏》等文章,宣导、鼓励戒杀放生,并在回复各地居士书信中,阐明了戒杀放生的利弊得失。虽然大师以佛教因果报应学说解读俗世灾祸,其出发点更多的是为了宣扬佛教戒杀放生的慈善理念,但其思想中亦包含有现代环境保护意识的合理内容。人与万物共生共存,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物种的不断消亡,必然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前途命运,所以其思想确有万物相互依存,人类应注重保护环境的积极意义,不能一概而否定。

总之,大师一生勤俭、惜福,在常人的眼中甚至显得有点铿吝,但他却把更多的精力投人到扶危济困、救助鳄寡孤独、戒杀放生等公益活动中,对中国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为重要的是,面对近代中国的苦难历史,为了拯救世道人心,他重视并提倡家庭教育,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贤才,挽大厦之将倾,救亡图存。

戒杀放生,慈悲为怀

贵州 石桥铺殡仪的灵堂多少钱? 预约 火炮种类图片大全 学生 子女 装盒 抚顺 国王 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