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我的观察角度是看这个地方的人们如何对待死人。他们如何对待鬼神,就会如何对待活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崇拜,祖上与后代建构着一个互利共赢的共同体。一方面,活着的后代,要给死去的祖先烧香送钱;另一方面,祖上在天之灵,也要保佑后代升官发财、平安健康。如果一旦没有后嗣,就断了香火,变成孤魂野鬼,成为鬼神界里的弱势群体。好比现在城市的外来人口没有参加社保,既然没有保障,就会出来闹事,鬼魂一闹事,人间就“闹鬼”。我的祖籍湖南,他们对待“闹鬼”的方法就是请道士,杀鸡画符驱鬼。驱鬼的功能就是把鬼赶到别的地方去,要闹事到别的地方去闹。湖南人是斗争哲学,吃得亏、霸得蛮、耐得烦。与天斗、与地斗、与鬼神斗,其乐无穷。 闽南人却不同,他们有普度。每年七月是鬼月,普度活动一般带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祭奠先祖亡魂;二是荐享无主冤魂;三是超度新死亡鬼。他们在祭祀自己祖先的时候,也顺带祭祀孤魂野鬼,相当于给外来民工也建立医保社保,享受城市户口的待遇。这样一来,鬼神界的弱势群体就不会到处闹事了——这就是闽南人的智慧! 福建为什么出陈嘉庚?为什么在慈善榜总是名列前茅?并不是福建人更有钱、更善良,而是生活在福建的文化传统,乐善好施的好人自然会层出不穷。郑振满教授把这样的传统文化称之为“没有国家的生活”,它不是无政府,也不是反政府,而是在政府权力的边界外形成低耗高效而有秩序的社会。当华侨漂流海外,带不走政府,带不走家园,但可以带走文化,他们就在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各个国家复制这种社会。为什么华侨在海外 还要建祖庙、盖祠堂、修族谱?首先是情感寄托,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据此可以建构一个令他们在现实中受用无穷的社会。 对千年流传的传统,不妨心存敬畏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殡葬文化就不是清理遗骸,把“大体”当垃圾处理那么简单。棺材,就不是一个人死后的最后居所,也是盖棺定论的棺材。一旦运动式地去“棺”了事,挖掘机铲下的传统文化空白,用什么填补? 千年流传的可能不是陋习,而是传统。活下来的才是传统,活不下来的不是展品就是糟粕。面对千年流转下来的河流,要心存敬畏,不要一时冲动,随意让千年断流。即使需要与时俱进,也要留一点谦卑,留下时间与空间,让历史的河流慢慢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