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在定期内出殡焚化者听上坟亦听其便。由此可见,清政府对殡葬及火化的重视程度。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年仅24岁的清世祖福临染天花死后,也是以礼焚化。满族平民火葬比较简单,有的人死三日后就火化,有的七七四十九天后火化。清末,光绪帝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驾崩,直到1909年3月12日光绪才从京城景山观德殿出殡,移至西陵梁各庄行宫暂安。停灵时间达120天。但是,不管逝者有钱与否,出殡必须是单日,人们认为双日出殡不吉利,双日出殡则会造成两个人死亡。 重庆殡葬,重庆墓地
清朝前期的火葬与沿袭辽、金女真人火葬习俗有关,同时也与当时八旗的军旅生活密不可分。清朝初期战事频繁,八旗部队迁徙无常,或驻防在全国各地军事重镇。清政府又禁止驻防八旗在驻地购置房产、土地及墓地。因此,八旗兵在无法携带尸体长途跋涉的情况下,只能将死者火化后带着他们的遗骨返回故里,然后再安葬他们的遗骨。也正如清雍正帝所说:本朝肇迹关东,以师兵为营卫,迁徙无常。遇父母之丧,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故用火化。
在金朝初年就有关于女真人殉葬的记载,到了努尔哈赤时期及清朝前期,满族依旧保留了祖先人殉的遗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努尔哈赤的福晋孝慈皇后叶赫那拉氏去世,努尔哈赤用一百匹牛马和四个奴脾为皇后殉葬。